辽宁努尔哈赤酒业有限公司
联系人:白经理
手机:13904035690
电话:024-87766688
邮箱:50896272@qq.com
网址:www.nehcjy.com
地址:沈阳市辽中县肖寨门镇
近几年在品牌酒企挤压的夹缝中,散酒在全国很多省份的销量表现不俗,甚至出现逆势上扬的现象。庞大的散酒市场在云南、贵州、山东、四川、东三省等地区形成了规模市场,其中也不乏业绩可圈可点的成功企业。甚至是以往感觉与中高端毫无瓜葛的散酒,如今在一些城市遍地开花,一斤酒上百元也是很常见。
大众与生俱来的心理好感度
散酒跟瓶/盒装酒比较,不管是出身、品质,还是安全认识,在消费者心理都处于弱势地位。散酒作为落后生产力的产物,早前在湘、赣、鄂、皖等地区也是老百姓日常的最佳选择,此后,在品牌瓶/盒装酒风靡全国的进程中优势殆尽。比如江西早十年,在县乡等地都能看到老百姓请酿酒师傅蒸酒,集市上兜售散酒的店铺也是星罗棋布。
然而2008年四特酒开始发力,一举拿下了全省市场,现在乡镇已经很难看到散酒的影子。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、文化水平较高的省市,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散酒依然不被看好,大众购买第一选择必然是品牌瓶/盒装酒。
综合来看,散酒销售的好与坏,跟区域经济文化水平、大众认识有直接的关联。经济文化水平越高、百姓认知越丰富,散酒的接触度越低;反之越高。这就是为什么散酒在西南、东北地区发展势头良好,且市场地位十分稳固,倘若没有特殊情况,短期内很难被品牌盒/瓶装酒所取代。
散酒能在西南、东北保持强势更本质在原因在于当地大众对散酒有先天心理好感度。而这种好的心理暗示,让大众对散酒产生了一种信任的默契,从而愿意热衷消费购买。我们都知道,相比于瓶/盒装酒,散酒都是大坛装的,要么透明玻璃瓶,要么大的陶坛,一坛坛摆在餐饮终端的收银台前,进店的人很容易看见。
而老百姓对于原始形态的散酒,更确切的说对“大的东西”有倾向选择心理偏好,认为大的东西更好、更可靠。买东西要挑大的,关于“大”的好联想更是不计其数。加之西南地区,老百姓有泡酒喝的习惯,而散酒讲的是口碑,如果卖的是假酒,生意早就做不下去。如此散酒的市场需求才赢得大众的信赖,甚至有的人认为散酒才是真正纯粮酿造,消费水平提高,散酒价格也随之升高。
散酒在强势区域市场,有大众基础优势,所以销售坚挺。品牌白酒要想通过正常的营销方式去打败散酒是不切实际的。但散酒多是弱势酒企,很难适应规模化持久作战,而品牌白酒多为资本体量大的强势酒企。笔者认为,二者的较量最终会走向泾渭分明,大众的购买倾向也会伴随认知的丰富而变化。